你還記得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候,你是怎麼和人溝通互動的嗎?
你還記得如果你要去一個沒去過的地方,你怎麼找資料和查路線嗎?
你還記得你用手機鍵盤打簡訊的速度嗎?
沒智慧型手機的時候手機越做越小,有智慧型手機後手機越做越薄螢幕越大,
沒智慧型手機時電信業者強調每秒零點幾元,有智慧型手機後上網費才是重點。
沒智慧型手機的時候聚會見面聊天吃飯單純胡鬧瞎扯好不愉快,
有智慧型手機之後聚會見面點菜前先問店員有沒有Free WIFI,
拍照打卡之後討論FB上誰影射誰沒加好友誰的LINE已讀不回,
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,人性多猜忌,科技也沒辦法把人心拉得更近。
----
雖然我個人也算是比較早踏入Smart Phone這塊市場的使用者,
我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是在2008年就買的iPhone 3,是因工作需要買的,
但說實在的我自己並沒有很喜歡這種被3C產品制約到有點爆炸的感覺。
而且一開始除了基本的What's app 之外,LINE和FB我都很後期才用,
FB也是因為客戶要求所以申請的,到現在我都沒有太沉迷。
但與其說我是不喜歡社群,不如說我是希望調整自己的使用習慣吧。
或說,盡量還是將Smart Phone當作一種便利性工具使用,
而不是一天到晚都拿著不放的依賴性物品。
曾經在某段因距離被打敗的感情中猜想,若當初就已有智慧型手機,
也許兩人的距離感不會那麼容易被放大,
但後來想想溝通不良就是不良,即便有各種溝通的管道,也僅是增加煩惱吧。
而我也認為智慧型手機確實影響了許多溝通的模式,
比方說總是習慣使用短短的文句、表情符號和貼圖來溝通,
閱讀的耐心減少、文章就會越寫越短;圖像使用過多,可能導致文字使用的不精準
網路上的看法眾說紛紜、容易被影響;邏輯上的謬誤也越來越少被查覺。
這要討論起來還真是一個很大的issue,也許就此打住吧,
總之,還是希望自己能好好保持自己書寫和閱讀的習慣,
並且好好的與我的智慧型手機保持一定距離。